莲城网5月9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武慧 通讯员 谭聪颖)一季度,湘潭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166.40亿元,同比增速11.7%。其中,岳塘区、高新区同比增长12.1%,排在第一位,经开区、雨湖区、昭山示范区同比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市平均增速。
有关部门分析,今年一季度湘潭消费市场整体向好,同比增速比去年好,得益于元旦、春节刚性消费。
从社零总额消费形态看,一季度商品零售额为147亿元,同比增加11.6%,餐饮消费额19.4亿元,同比增加12.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区居民和乡村居民的购买力比较强,城区社零总额达到了13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2%。
乡村社零总额也达到了24.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1%。在行业分类方面,批发业和住宿业成为一大亮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21.%和18.7%。早前一名星级酒店工作人员透露,今年该酒店住宿一改往年的低迷状态,入住率达到了70%以上,甚至一度出现了房间爆满现象。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2017年我市社零总额的增长速度要达到12%左右,实现社零总额652.24亿元。其中,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增速12%;高新区、经开区和昭山示范区增速为12.5%。据统计,2016年我市实现社零总额582.3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1.7%)0.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第二,全省市州排名并列第三。
为提高我市的社零总额,我市今年确定了培育能够纳入定期统计报表范围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住宿餐饮企业等限额以上企业50家的目标任务,并将按照相关文件,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奖励纳入统计报表范围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