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早就不做半份菜了。”在海南省海口市白龙路一家餐馆,面对消费者提出的点半份菜的要求,店家如是回应。自2013年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如今,曾经风行一时的半份菜越来越难见踪影。
四年前,“光盘行动”从线上走到线下;四年后,厉行节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然而,昔日风行一时的半份菜,如今却难觅其踪,半份菜何以受冷落,值得引起我们的思索。
从记者调查来看,曾经受到消费者肯定与追捧的半份菜之所以逐渐退出饭店酒楼的餐桌,并非是消费者不再欢迎半份菜了,主要是餐饮企业自己的问题。用一些餐饮业内人士的说法,餐厅的半份菜偃旗息鼓,主要原因是成本因素考量。做半份菜或例份菜,制作、综合成本相对于整份菜并没明显减少,反而还得增加餐盘使用量与餐厅服务次数,所以餐饮企业自然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所谓在商言商,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毕竟企业的经营要考虑成本,要考虑利润,自然是怎么样成本更低、利润更高,就怎么来。但精明的商家不要忘了,顾客是上帝,提供最周到贴心的服务才能抓住顾客,赢得回头客。虽然经营业绩是餐厅的生存之本,没有盈利难谈其他。但是半份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必然有强烈的市场需求,谁能做好半份菜生意,经营业绩想必也不会差。相反,餐饮企业出于成本考量逼半份菜隐退,会流失部分节俭意识强烈的顾客,弊大于利。
眼下,有些“私房菜”餐厅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除了菜肴本身外,它们的服务方式也很有特色:没有菜单,吃什么、吃多少,全部由餐厅负责人说了算。这听起来霸道,但据实际吃过的消费者反映:“一点都不浪费。”因为餐厅负责人在替消费者做主时,既考虑消费者的胃口,更根据实际的用餐人数和食量大小确定菜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全吃饱,不浪费”,从而受到消费者认可。相比之下,有的餐厅对消费者点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并不在乎消费者的选择是否合适;更有的餐厅一味追求营业额,巴不得消费者点得越多越好,压根不考虑浪费问题。这显然不是正确的“生意经”,也无助于减少餐饮环节的浪费现象。
笔者以为,要减少“舌尖上的浪费”,餐饮企业责无旁贷。如果餐饮企业能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一方面通过标语、海报引导消费者理性点餐;另一方面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光盘有奖、浪费加罚等举措,切实把半份菜当做一种经营理念,让半份菜成为餐桌常态,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双赢”效果。